上万台鱼跃5升医用级制氧机基本送达832个脱贫县******
中新网1月18日电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1月11日启动向全国所有脱贫县基层医院捐赠医用级制氧机的公益项目以来,鱼跃捐赠的一万多台制氧机已全部发出,覆盖全国所有832个脱贫县、148个市州的全部11534个乡镇,截至1月18日18时,累计已有668个县共计9611台制氧机被签收。
据了解,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指导下,在中华慈善总会的配合下,鱼跃梳理各省乡镇卫生院需求量、组织生产备货、物流调配,确保制氧机尽快送达。
据悉,1月15日上午,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已收到17台制氧机,并迅速分配到各乡镇医院。由于最近气温较低,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存在疫情风险,捐赠的制氧机能够及时缓解医疗设备的紧缺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目前已收到11台制氧机,并分配到11个乡镇医院。制氧机的捐赠大幅度提升医院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对新冠感染患者医疗救治提供积极帮助。
鱼跃医疗表示,公司正积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全力投入保产保供工作中,加速推进制氧机、呼吸机、雾化器、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呼吸治疗类医疗器械,以及体温计、血氧仪、消毒感控产品等相关防疫物资的生产,竭力保证产品品质和市场供应。
作为工信部发布的全国首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单位,鱼跃医疗承担了四大类、二十多个品种、一百多个规格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保供工作。据统计,加上本次捐赠,新冠疫情以来鱼跃医疗已累计向社会捐赠各类疫情防控物资价值 7000 多万元。
400余件艺术作品诠释“两岸一家亲”****** 昨天上午,“源·缘——闽台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共展出400余件闽台艺术作品,从戏曲、文学、书法、美术等方面诠释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展览将开放至4月9日。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文化渊源等方面联系紧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安溪寮、福安里、泉州厝、兴化坑、永春陂、同安宅、龙岩庄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湾聚落,以及诏安、梅山等100多个闽台同名村镇,完整记录了福建先民开发台湾的历史轨迹。闽南话、氏族宗祠、布袋戏、妈祖信俗、闽南建筑等习俗与艺术形式,时时诉说着闽台同根的绵长柔情。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博了解到,本次展览共分为4个部分。 序厅“同宗同源敦亲睦族”,通过族谱、家谱、古渡口路亭碑拓片、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土壤等展品与抽象的闽南红砖建筑结合,展现中华民族“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 第一单元“海峡之音合韵千年”,通过南音、芗剧(歌仔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及现代戏等戏曲形式,展现闽台语言同系,闽台人民通过共同的戏曲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结。 第二单元“艺蕴天工小康大同”,围绕闽台共同的生活习惯、信俗等,结合两岸工匠、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民间工艺以及工艺美术作品,展现闽台同根同源的展览主旨。 第三单元“妙笔生花写意中华”,通过文学、书法、绘画、漆画等艺术形式展现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地文化渊源深厚。 展品中,来自福建博物院的“江加走雕木偶头”显示了福建木偶戏的源远流长。木偶戏在福建落地发展出多样的表演形式,其中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与铁枝木偶并称“福建木偶三绝”。神奇绝妙的木偶表演技艺为福建赢得了“木偶之乡”的声誉。明清时期,木偶戏随着福建移民传播至台湾地区,成为联系两地人民文化和血缘亲情的重要载体。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佰家富app地图 |